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

PI~ PI

当听见一种声音的时候,
我会想象它是如何发出声响的。
如果听见了一个人的声音的时候,
我会想象他是经由那个部位发出的。

身体就是乐器,声音是每个音符。
每个人肯定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声音。
被压扁了的发音,听起来较为滑稽不雅。
自然通顺的声音,才是最悦耳的。
当然还要有个演奏得不太高,
或不太低的乐器。

喜欢上语言,就像喜欢上了声音。
但是语言是经过了排序与整理后,
经由集团的记忆而成立,被活用的。
也就是说,不论如何,如果只有一种语言,
永远还是能感觉他被局限的一面。

但是为了要表达得贴切,
我们(特别是马来西亚居民),
在一种语言里头开始掺杂各种其他语言的发音。
由此产生更多的同感及笑点。

最特别的,还是(基本上)没有文字存在的方言。
离开了一个成长的地方,
会突然想起的,不是那些优雅的用字,
而是偶尔听见的方言。
然后,将会发现方言独有的发音魅力。

比如说,福建话的「旁边」的发音。
「PI~ PI」
其实与中文的原意完全搭不上的发音,
却能更贴切地表达原意。
虽然发音相同的在于第一声的重,
及第二声的轻。

最不可思议的,应该就是,
我们究竟是如何记忆这些文字的?
没有答案。

就是最美妙的答案。

试着说,
「wa suka kin lu eh pi- pi」
结果回来了一句
「an choi kuo」...

下面是昨天吃的海鲜丼。
有没有人要zeh pi- pi?(笑)

5 則留言: